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我们的40年丨从偏僻小镇到橄榄之城

    信息发布者:我是村网通
    2018-12-10 13:43:41    来源:优雅001   转载

    陇南武都发布 2018-12-10 09:35:41

    从偏僻小镇到橄榄之城

    40年前的武都,是一座偏僻的西北小镇,交通闭塞,发展滞后。40年后的武都,条条道路通达宽敞,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公园绿地花团锦簇,一幅美丽武都新画卷正在徐徐展现。


    我们的40年丨从偏僻小镇到橄榄之城



    每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武都县城便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缤纷变幻的光影之下,城市的风情或清新、或端庄,置身其中,让人流连忘返。伴着欢快动感的音乐和华灯,广场上的大妈、大爷踩出一曲曲自信与悠闲。 “以前武都一到晚上就黑乎乎的,现在灯亮了,很漂亮。”已经多年没回家乡的张芳惊叹于武都县城的变化。


    我们的40年丨从偏僻小镇到橄榄之城



    城市夜景照明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品位和人文精神。武都区逐年对县城重点区域的夜景灯光实施提升改造工程,累计安装更换彩虹桥、清水沟、长江大道等区域油橄榄路灯(LED灯)1017盏,更换东江新区中华灯65盏,完成滨江公园80盏路灯改造工程,维修江南大道、长江大道、新市街、东江新区等区域路灯986盏,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夜间出行。


    我们的40年丨从偏僻小镇到橄榄之城



    大雨过后的武都县城空气如洗。草木葱茏的滨江公园里翠色欲流,伴着树影婆娑、鸟语花香,三三两两居民结伴而行,或漫步聊天,或坐在木凳上享受难得的清闲,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我们的40年丨从偏僻小镇到橄榄之城



    为了进一步完善陇南市区白龙江沿岸湿地公园,提升城市品位,满足市区居民的休闲、游览、锻炼,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需求。武都区实施新“滨江公园”,即滨江步道改造工程,起点位于白龙江大桥,经盘旋路大桥,终点靠近东江水大桥,总长度约1500米,总面积约22532平方米,分为历史文化景观区、民俗文化景观区、产业文化景观区三个区域。40年,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如今,武都城市绿地率已达到10.68%,逐步建成“5•12”主题纪念园、江南公园、钟楼公园、白龙江景观带等各类城市公园,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人居环境,武都正在成为宜居、宜游、宜商的山水园林城市。


    我们的40年丨从偏僻小镇到橄榄之城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坚持以规划为引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规划,为武都的发展拉开城市框架,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0年,从“简单画圈”到“形成联动”。如今,以旧城为商业区,以东江为行政区,以吉石坝为物流区,以两水为综合区,以汉王为产业服务区的五大功能区持续完备,城市框架持续拉大,逐渐形成“水系五城、绿满两岸”的空间布局。截止2017年底,建成区面积13.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0.56%;建成区道路面积222.96万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5.58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6.2%;燃气普及率达87.6%;污水处理率54.95%,负荷率达100%;建成区绿地率10.68%;已完成马街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评定申报工作,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4%。

    40年,从“旧城时代”迈向“高新时代”。城区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构建“三横两纵”的主干路网络,城区建成区道路总长60公里,道路总面积132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15.7平方公里,路网密度为3.82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为8.4%;全面实施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治违、治脏、治乱、治污、治堵成效显著;持续推进“城市双修”工程,旧城区风貌改造和各片区绿化、亮化等工作持续推进。强化配套与优化环境并举、丰富内涵与塑造特色并行,今日之武都,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路更宽了、城更美了。


    我们的40年丨从偏僻小镇到橄榄之城



    40年改革浪潮,让武都从偏僻小镇华丽转身为橄榄之城。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无不回响着50多万武都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折射着武都发展的“加速度”。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