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陇南礼县盐官镇------西北最大的骡马交易市场

    信息发布者:我是村网通
    2018-12-08 22:28:19    来源:优雅001   转载

    礼县盐官地处西汉水上游的河谷盆地,是陇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由于当地有“味与海盐同”、“历代相承,营煮不辍”的盐井生产,早在战国时期秦政府就设有管理盐业的机构,曾出土过“西盐”等秦印封泥。汉承秦制设置盐官,专管盐业,因而官名易为地名,遂有盐官之称。这里东依秦岭,西望岷山,水土肥美,物产丰饶,商贾云集,是连接川、陕的重要交通枢纽,也广泛流传和分布着早期秦文化、盐井文化(井盐生产工艺与盐神祭祀活动)和三国(当时称卤城)文化等诸多故事传说与实物文化遗存,兴盛千余年的骡马交易市场省内外闻名遐迩,其中与骡马交易相关联的“牙行”文化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南礼县盐官镇------西北最大的骡马交易市场

    牙行是指中国古代和近代市场中专门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货物质量和价格的居间商,是“凭伶牙俐齿撮合成交”并从中牟利的中间行业组织。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在商品交换领域充当媒介的“质人”,西汉时出现专为马匹交易服务的经纪人“驵侩”,以“牙”冠称交易中介人始于唐代,名曰“牙郎” 、“牙子” 、“牙仔”,宋、元、明还出现“牙纪” 、“牙商”等称呼。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牙商人数不断增加,形成了专门的行伍,于是出现了牙行。“牙行”一词最早见于元代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八月中书省的咨文中。明代以前的牙行以经营牲畜、农产品和丝绸布匹等手工业品为主,多属个体经营,在各居间商停客的店铺和堆放货物的仓邸之间“拉纤说合”。后来牙行逐渐发展,有了自己的铺面、客房、并雇用帮手、仓管、账房,到清代,牙行的职能发展到了自营买卖、代客垫款、收账、代收商税、代办运输、报关,以及对农民和手工业者进行预买、贷款等等,实现了商牙合一。牙行有私牙与官牙之分,开设牙行既要有家业抵押客货,还要通过申请取得官府发放的“牙贴”,并定期缴纳牙税。可以说牙行的出现和兴盛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扩大,交换频率增加的必然结果,在农民和手工业生产者的商品零星分散,资讯不发达,生产者不熟悉行情的情况之下,牙行对市场运作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

    盐官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骡马集散地。秦人驻鼎西垂“牧马起家”之后,这里的畜牧业日渐发达,唐代出现骡马市场,并一直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后,盐官还被列为全省大家畜繁殖基地。据《礼县志》记载,从1952年开始,每年都召开以骡马交易为主的物资交流会(当地又叫骡马会),交易畜远销陕青宁及晋鲁豫皖等地,1963年物交会上的牲畜日上市量超过2000头,1978年物交会上的牲畜日上市量超过3000头。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对畜力的需求急剧增长,盐官的牲口交易盛极一时。1979年至1983年,盐官骡马市场提供的商品畜4.67万头,价值1830万元,仅1983年冬召开的为期十天的物资交流大会,上市牲畜7468头,成交额达17.6万元。在这些庞大的交易额后面,无疑体现着“牙行”这一特殊“中介”群体的作用。

    在盐官及其周边地区,“牙行”一词是对牲口集市交易过程中专门为买卖双方说合“生意”并抽取佣金的中间人的称呼。它似乎不是行业组织,而是特指这一群体当中的每一个人。他们明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能说会道,有把死人说活的嘴上功夫。在西和、礼县以及天水西南一带评价嘴巴子会说的人常流行一句说辞,“你和盐官的‘牙行’一样会说哦” 。二是会看牲口的“牙口(年龄)”,精通“相马之术”,对任意一头牲口能抓住要害仅用几句最精炼的语言做出评价。如说牲口年龄的顺口溜,“牛五岁生六牙,六岁生边牙,七摇八不动,九岁如钉钉,十岁裂开缝,十二岁后牙提升”,“牙窝磨平,十岁带零”,“护七不护八(牲口犬牙当地称护草牙,牲口七岁时出犬牙,通过看其长短可推算牲口的年龄)”、“前峰高一掌,犁田如水响;腰长肋巴稀,定是懒东西”,“鞭子尾巴,案板脊梁,乌眼黑蹄,拉断铁犁”,“好黄牛尾巴拧成线”等等。三是会“捏价”。“捏价”俗称“捏码子”,即代理买卖双方的“牙行”将右手置于草帽下,或袖口中、衣襟里,用摸指头的方法来表达物价。通常用五个指头表示十个数字,十百千万以此类推。食指代表一,食指、中指为二,食指、中指、无名指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为四,五指齐伸为五,拇指、小指为六,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向内弯曲为七,拇指、食指为八,食指弯曲为九,伸出拳头为十。四是要懂得行话,会说隐语。比如数字一叫叶,二叫都,三叫邪,四叫岔,五叫盘,六叫乃,七叫心,八叫考,九叫弯,个十百千万类推。再比如把马叫“风子”,牛叫“考子” ,骡叫“条子” ,羊叫“扇子”等。五是要有撮合交易的“霸气”,善于察颜观色,对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的买卖双方捕捉时机强行促成交易。

    陇南礼县盐官镇------西北最大的骡马交易市场

    从事“牙行”职业的都是盐官街道或附近村庄头脑灵活“有本事”的人,其“技艺”在父子或亲朋之间世代相传。每逢集市交易日,能独立“走艺”的“牙行”们起早在自己家一盅罐罐茶后,手提黑皮包进入牲口交易市场,“转悠”到集市散了,或多或少的“辛苦费”便装在自己的口袋里。这在旁人看来,挣钱也太容易了,而这些“牙行”一般都是当地比较殷实的富户。

    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畜力正逐步退出农村社会发展的舞台,先前繁盛的骡马交易也趋于“萧条”,那些曾活跃在骡马市场上的“牙行”大多已完成了创业致富的资本积累,成为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身于其它行业的经纪人。

    “牙行”作为盐官的一种文化符号即将濒临消失,我们应该整理和记录这种已传承千年且极具浓郁地域特征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地方文化历史永不灭失的记忆.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